党建引领、多元保障、创新机制--衡水市全面推进社区创新治理工作

来源: 河北省民政厅    发布时间:2018-06-14    浏览量:693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面积8815平方公里,人口453.6。辖2区、8县、1县级市,设4个街道办事处,120个居委会。随着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加快推进,衡水新型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区域面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转为“城市人”、“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社会事务都要通过社区这个平台来协调解决,社区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衡水社区治理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管理和服务工作相对滞后,存在不少死角死面,特别是在一些老旧居住区,物业缺失、私搭乱建、脏乱差等问题突出。桃城区作为衡水市的老城区,存在着大量的城中村、城郊村,这些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村,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衡水市委、市政府把社区治理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彻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探索加强社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大力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创新上台阶,为实现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坚实基层。

  一、强化党的领导,健全组织体系,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衡水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加强社区治理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造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府为主导、社区自治组织为基础、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为补充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治理格局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人大、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副职为副组长,市编办、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城乡社区治理领导机构;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将城乡社区治理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以及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主要内容。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意见》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先后出台了《衡水市关于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衡发201723号)等13个配套文件。明确了城乡社区治理的政治方向以及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破解城乡社区治理难题、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二)构建三社联动服务机制。传统的社区管理,主要是党和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而社区治理除党和政府外,还强调社会组织、社区公民等各方面的参与。推进社区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基础平台、社会组织服务载体、社会工作专业支撑作用,构建组织化拉动、社会化经营、项目化支撑、专业化导向的“三社联动”新模式。一是构建了以街道(乡镇)党工委为统领,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协调联动的“1+3”组织体系,推进党组织向新建小区、老旧楼院、商务楼宇、商圈市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群众团体等七个领域延伸,实现了社区党组织全覆盖。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社区党员成为团结群众、服务群众的带头人和先锋队。二是以社会机制、市场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发挥社会组织、社工等功能优势,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工队伍和社区群众参与需求,确定资源投入和绩效评价,形成多样化治理模式。三是围绕社区文化教育、困难救助居家养老、残疾人托养、邻里互助、权益保障、青少年教育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开发社区服务项目,在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将社区事务性、服务性工作委托给有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接,由社会组织聘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四是利用党员进社区、在校生参与社会实践、对标帮扶等形式,培育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青年学生志愿者队伍、法律服务队伍、助老助残队伍和群众义工等,全面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创新网格治理体系。激活神经末梢,把治理重心下沉到楼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市区人口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大,点多面广的实际,让社会治理的难度明显加大。为此,该市积极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划小治理区域,延伸治理触角,主动把工作重心由街道、社区下沉到楼院、单元,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管理”的原则,以200户左右为单位,把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一名楼院长,建立起了街道(乡镇)、社区、楼院长三级工作网格化治理体系,确保社区中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实现“上面千条线”和“基层一张网”的无缝对接。楼院长从群众身边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劳动模范、先进代表中产生,推行了“三全三到五必访八必报”为主要内容的“3358”工作法,主动参与物业管理、矛盾化解、民生服务等公益事业,涌现出了一批带领小区居民群防群治的模范带头人、爱管“闲事”“最美”的楼院长。

  (四)推动社区协商制度化。社区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关键是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引导广大居民、社会力量自觉参与到社区建设和治理中来,用自己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处理社区公共事务,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结合“七五”普法,大力宣传和弘扬法治精神,对居民自治进行规范,帮助每个小区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建立了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推行“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凡是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都由社区居委会牵头,组织居民群众、社会组织、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协商解决,驻区法律顾问全程把关,推动社区治理从单一动力向复合动力跃升。例如,桃城区为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把改不改、怎么改、怎么管的自主权交给群众,经过充分协商、评议,确定采取“政府扶持+街道补贴+居民自筹”的方式,对其中的165处分期分批进行改造,并分别制定了改造方案,目前已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欣平胡同协兴综合楼、红旗大街安居楼等12处改造任务,全部实现了环境提升、物业进驻、居民满意。

  二、强化多元保障,真正实现社区有地议事、有钱办事、有人干事  

  社区治理是民生工程,党委政府的投入必不可少。衡水市主动把投入重点向民生倾斜,从场所、经费、人员三个方面,为社区治理提供更充分、更到位的保障。一是把交付社区用房作为新建小区规划建设、竣工验收的前置条件,严格落实每百户城市居民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以新建、改扩建、购买、租赁、调剂置换、项目配套等方式,配建不低于500平米的社区用房。近年来,全市先后为社区配备工作用房20余处13400多平方米。主城区500平米以上的社区用房达到了13个,300平米到500平米的29个,基本满足居民有场所议事。二是把社区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社区工作经费,城市社区10万元、城镇社区5万元;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城市社区不低于20万元、城镇社区不低于10万元,主要用于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活动和项目。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社区人才和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积极引进和培育社会工作专业领军人才和重点人才,探索在社区服务中心(站)增设专职社会工作岗位等方式,实现了每个社区工作人员中至少有1名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生的目标。同时,在新一届“两委”换届试点中,桃城区居委会选举条件中提出了鼓励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通过选举成为居委会成员,逐步将社会工作资质作为参选优先条件,增强发展后劲,促进队伍相对稳定。同时,财政部门每年专门拿出一部分奖励基金,给予获得国家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的社工人员每月不少于200元的职业津贴。目前,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今年的考生报名人数比往年增加了80%以上。

  三、增强“四个意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发展和城乡社区治理,提出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等一系列重要论断。5月9日,衡水市成功召开了社区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市委书记王景武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吕志成主持会议,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民政局长或社区办主任、社区居委会书记或主任参加会议。会议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真正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奠定坚实基础。与会人员分两路实地观摩了桃城区中华街道福苑社区、育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路北街道利民社区、河西街道杨树社区和河东街道桥东社区。会上,桃城区就社区治理工作作了典型发言。

  王景武在讲话中强调,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切实抓好城乡社区治理各项任务的落实落地,把社区打造成人民群众的宜居美丽家园。一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强化政治功能,扎实推进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进社区。要提升服务能力,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数字社区、智能社区。要引领基层治理,坚持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要大力实施城市基层党建“基础提升工程”,着力抓好解决社区党组织书记编制、大幅提升社区工作专项经费、开展社区活动场所提标攻坚行动、组织城市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开展党建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探索推行“互联网+党建”、配强城市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8件实事。二是要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社区工作高效运转。要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形成以社区党建和社区发展、治理、服务、创业、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框架。要建立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构建权力分配合理、职责清晰明确、高效协调运转的机制。要建立多方参与紧密联结的治理机制,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让更多社区居民依法有序参与社区治理。要建立完备的法治保障体系,用法治规范用权行为、规范组织活动、规范社会秩序。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社区工作绩效管理,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责任考评和追责机制。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社区治理短板。要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居民、管理社区的能力。要大力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完善社区治理工作体系。要整合社区资源,加快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年底前,着力解决社区用房严重不足问题,各县市区要以新建、改扩建、项目配套等方式至少建成1处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用房;承担市级创建特色改革示范区任务的桃城不少于5处,冀州区、高新区、景县不少于3处。再经过3年的努力,实现城市社区用房面积普遍达到500平方米以上,超过1000平米的示范社区达到20%以上。